汇聚五万家童车玩具采购商——萌贝淘童车玩具批发网
商家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商家入驻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电商成“限塑令”空白地带 亟需建立“限塑”准则
2019-12-28 09:17   浏览:0

2007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很显然,对于电商平台并不具有多强的约束力。甚至现如今的现状是,同一个塑料袋线上线下区别对待,而电商成“限塑令”空白地带,所带来的也必然是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

10多年前,生鲜电商和外卖还没有如此发达,人们在线下进行购物的时候往往选择使用付费购物袋以及自带环保布袋,但随着“限塑令”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再去购物的时候多数会选择自带环保购物布袋。

“限塑令”刚刚推出时,超市等场所购物袋付费制也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关注,但是随着收费政策的不断深入人心以及网购与外卖等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导致了电商和外卖成为了“法外之地”,毫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进行打包。

电商成“限塑令”空白地带 亟需建立“限塑”准则

业内人士表示,电商不能成“限塑令”空白地带,首先,应该对电商平台进行相关约束。值得称道的是,国家发改委已经开展了此方面的前期工作,升级版“限塑令”将电商等塑料制品使用量较大的新兴业态作为重点对象是必然的。而且,从地方上来看,北京、上海等出台的有关垃圾分类的立法中,也不乏对网购快递外卖等行业推行绿色包装的要求。

电商成“限塑令”空白地带 亟需建立“限塑”准则

线上购物成重灾区

网购时代,打包盒+塑料包装袋俨然已经成为了标配,即便是同一家超市,如果线下购物则需要自带环保袋或付费使用塑料袋,但是如果线上购物却免费提供塑料袋,而且在派送打包时也毫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限塑令”可以说是名存实亡。

根据新华社报道,从2008年到2016年,“限塑令”的实施在线下零售领域一共节省了约700亿个塑料袋,平均每年节约87.5亿个。然而,仅在2016年一年,全国快递行业就消耗了约147亿个塑料袋,主要的三大外卖平台则消耗了约73亿个塑料包装,加起来远超“限塑令”节约下来的量。

对于在北京读书的张桐同学来说,网购是最平常不过的了,张桐表示,每周至少有两次网购,大多会买一些书籍、日用品等产品。感觉每次去取快递都是用纸盒包装,然后里面是各式各样的打包方法,每次都会有塑料袋,像化妆品和学习用品,商家会用塑料袋打包好几层,而且最外层还会用泡沫塑料包装进行打包,里三层外三层的打包方式她觉得用途真的不是很大,并且在拆快递的时候也很麻烦。

电商成“限塑令”空白地带 亟需建立“限塑”准则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朱芬芬表示,从成本来看,塑料袋作为最廉价也最节省空间、减少运费的包装容器,会被广大快递公司采用。从塑料处理的过程来看,如果焚烧设施正常运行,并配备合格的烟气处理装置,二恶英的污染是可控的。虽然从理论上看塑料处理过程中污染可控,但是不应鼓励大家大力使用塑料袋,而是理性地使用和限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06亿,同比增长18.2%。今年7月27日,美团外卖单日完成订单数量突破3000万。蓬勃发展的外卖业带来的副作用,其中之一是已经难以估量的塑料袋的使用。

北京上班族刘雪(化名)几乎每天中午都会点外卖,“中午没时间去店里吃,人多又挤,排队很费时。”刘雪认为,外卖用塑料袋、塑料盒装着,非常普遍。有的会套几层塑料袋,如果有汤,还会单独再用一个袋子装,有时中午吃一顿饭,就会用掉三四个塑料袋。

事实上,过度地用塑料包装势必会带来环境污染。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亿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外卖餐盒产生的垃圾问题、安全及健康隐患问题一直存在,但重视不够,整个行业在外卖餐盒餐具上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要真正从环保的角度,从能源再生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在细节上还需要各部门彼此协调和共同努力。

互联网经济对线下零售业的“逆袭”,在令人振奋于科技进步给生活带来了无限便利的同时,也让“白色污染”再一次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教授刘建国认为,网购快递领域塑料袋、塑料包装过度使用,主要原因在于成本外部化,平台商户和消费者都没有承担责任。“限塑令”2008年正式实施,到今天经济总量、消费规模都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电商的异军突起,塑料袋的使用量迅猛增长。

电商亟需建立“限塑”准则

现版“限塑令”发布于2007年,那时,网购还不发达,超市是塑料袋主要使用源,因此,“限塑令”将矛头主要瞄准了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事实证明,这一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超市、商场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了2/3以上。但今时不同往日,随着快递、外卖等新兴行业不断兴起,线上平台已经成为塑料制品的重度使用领域。

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限塑令”已经不太适合当下的社会发展,董毅智律师表示,实际上现在整个行业的规则还没有完善,那么线上企业就会利用规则上的漏洞,所以制造了很多的白色垃圾与污染,像这种行为,实际上各个国家都是通过政府来强制推行的,不可能期望于一个企业用巨大的成本和人力去推动限塑的准则,如果没有法律去制衡的话,基本上是无解的。

业内人士郭洁茵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站在企业的角度,如何去控制成本也是其最在乎的一个环节。“限塑令”无疑是一个降成本的方法,但也变相让企业从其他渠道增加了包装的成本。企业应在这一环节多做考虑,呼吁消费者共同参与。

刘建国教授表示,“限塑令”需要与时俱进、升级换代,国家发改委已经开展了此方面的前期工作,并且面向社会广泛征求了意见。升级版“限塑令”将电商等塑料制品使用量较大的新兴业态作为重点对象是必然的,肯定会提出限制、规范和替代等要求。

当然,许多人都担忧,贸然将“限塑令”扩展到电商、外卖等互联网产业之上,很可能对这些产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损害消费者的权益。这样的担忧自然不无道理,但深究下去,却并不能构成使这些产业在“限塑令”面前得以豁免的理由。

董毅智表示,实际上现在在新的形势下,新的业态下,原有的“限塑令”实际上已经不适合当下的发展了,应该及时去修订,并且他觉得在监管方面也应该有一定的创新,因为线上和线下的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要考虑线上模式成本的问题。

“线上物流快递跟传统的分销模式有很多区别,它的垃圾量可能远远超过传统分销的方式。是不是考虑到应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或者是用什么模式来激励企业,我觉得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而且一些平台的责任和义务应该如何划分,应该让他们起到更好的作用。”董毅智告诉记者。

电商成“限塑令”空白地带 亟需建立“限塑”准则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研显示,超过86%的受访者直言,电商、外卖等领域存在塑料袋的浪费现象,53%的受访者愿意为电商使用环保包装支付费用。这一数据说明,将“限塑令”扩展到电商领域,已经有了足够扎实的消费者基础。

郭洁茵表示,“限塑令”要想在线上得以推广,还是要靠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各方面共同推动。政府更多措施,必须强硬落实到惩罚中。而企业在成本考虑上,也要多做功课。寻找环保物质代替,虽然成本可能会有所上升,但长期坚持对企业来说,是具有正面的推动能力,这不仅是社会责任,更是一个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也可以多跟演艺明星等公众人物进行合作推广。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在乎的只是会不会增加购物的成本,如果企业能进行让利或费用不增加,她相信消费者是非常乐意去做的。